不谋而合!
这是两个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抽样调查,可关注的核心内容却是如此相似: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
40个岗位2400人应聘
“你觉得就业形势如何?”“你认为何时进行技术培训最合适?”“你认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什么?”“若是自费,可接受的经费是多少?”……去年下半年开始,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在浙江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了调查。最终数据让人惊讶:浙江高校大学生遭遇就业难的人,居然达到了49.91%。
去年11月,团省委学校部也就此话题,在全省八所高校中随机抽样调查就业创业的意愿。1000份问卷的结论是:大学生就业不易,创业更不易。41%的学生说,企业招聘的时候要求有工作经验,而这恰巧是学生们的软肋。
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沈传缘是浙江工业大学的党委副书记,她讲了一件他们学校的事:“今年我们工大一共有40多个岗位拿出来招聘,一共有2400人来应聘,还有不少名校的硕士生来应聘我们后勤集团的工作岗位。确实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
大学生要补最后一课——培训实习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政府、社会到底该做些什么?政协委员们亮出了各自的高招——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间平台;建立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虽然提法不同,但大多殊途同归——培训、实习。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副主任王珂委员说:对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们要进行“本科后教育”。“不妨政府出一点,企业投一点,个人付一点,大学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岗位和部分经费,对大学生进行毕业后的延伸教育。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们自己愿意付出的培训费是500元左右。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间平台的建立,我相信能达到毕业生、学校、企业的共赢。”
而在团省委的提案中,他们更是将毕业大学生的培训“场所”直接设置在了企业:毕业大学生去企业“见习”,可以拿到基本生活补助,积累工作经验;而企业则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准确“考察”处于“见习期”的大学生。如果真是可造之才,企业会放弃吗?
去年下半年刚刚从杭州团市委书记调任建德市委副书记的董悦深有感触。早两年杭州软件业人才需求大,可不少刚毕业的本科生却又一下子不能上手编程做项目,于是杭州团市委和有关机构联合,一边办专门的培训班为毕业生提供知识“升级”,一边又安排他们直接进企业参与项目,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都说学以致用,可如何让大学生真正学了能用,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大学生就业就不会再难。”
英国推行“国家实习计划”
大学生就业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在遥远的英国,也正在为这个问题挠头。不过,他们有了初步的对策:就在本月10日,英国政府官员宣布,政府计划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划”,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就业。
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大臣约翰·德纳姆证实,将安排毕业生前往一些公司“实习”,毕业生可能拿到全额薪水,他们的报酬还会略微高于政府给予学生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总和。
德纳姆认为,“国家实习计划”能为面临“困难时期”的毕业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获得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最终,实习生将变得更加称职,其中一些人能获得正式工作,企业可不想错过好员工。”
目前,英国政府也正考虑出资支持这项实习计划。而英国巴克莱银行和微软公司等4家知名企业已决定加入“国家实习计划”,一些公共部门、慈善和志愿者机构也收到参与邀请,随后又可能加入。